时间:2022-09-29 22:30:23 | 浏览:8033
米-17系列现在基本替代了“黑鹰”称为了绝对主力 30年的“黑鹰”现在应急用
长期以来,在中国陆航部队中,能够担负高海拔地区运输的只有从美国引进的S-70“黑鹰”中型直升机。那段时间,能够爬上4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的只有“黑鹰”,而且中国的还是民用版,为了能够适应急需特地加装了红外诱饵弹和钢板。后来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84架米格-171各种系列改进型以后,这一情况才得以缓解。尤其是米-171E型,改进了发动机和传动机构后,能够爬升到4500米高海拔地区。并且,俄罗斯方面也为中国的特殊需要改进了抗侧风能力。因此中国才会大批量进口,从实际缺口来看,中国至少需要200架以上专门针对高海拔地区运输和作战的中型直升机,但是面对如此急需到机型,为什么中国仅进口了84架?为什么当时没有引进俄罗斯生产线呢?
不过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这么急需的机型 当时为什么不引进生产线呢?
由于米-171E是俄罗斯乌兰乌德飞机制造厂,当时中方也跟俄罗斯方面进行生产线的谈判,但是当时乌兰乌德供货价比较低,大约在1200万美元左右,而中国引进的只能是组装线而不是整机生产线,零部件就得进口。而且整条线就算引进进来,均摊到200架的身上,大约成本也要在当时达到2000万美元以上。这让当时并不富裕的中方最终放弃了引进。其实还有一层窗户纸当时中俄双方都没有捅破,当时不仅仅发动机、传动装置的零部件都由俄罗斯和乌克兰联合提供,涉及第三方存在因素,最终结果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根据2016年12月27日,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在采访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时透露的消息:俄罗斯自行生产的涡轴直升机发动机VK-2500,在2016年完全由俄罗斯自己生产的原件,总共组装了60台,并且计划2017年提升60%的产量达到100台。
VK-2500 俄罗斯用了10年时间 才最终攒出来生产线(图为2015年航展上的2500的展台照片)
很多朋友都知道这个VK-2500发动机是个什么样的宝贝,基于TV3-117涡轴发动机改进型号。而TV3-117系列涡轴发动机则是俄罗斯直升机发动机的灵魂所在,米-17、米-14、米-28、卡-27、卡-50、卡-52全部都用的是这个系列发动机,我们前面说到的能够爬上4500高海拔区域的米-171E用的就是VK-2500-3发动机。整个系列总共造了20000台。而现在最新型号VK-2500SP发动机,除了加装FADEC数字空系统和防喘震系统外,最大的改进就是采用了新的压气机涡轮结构,提高了涡前温度30K,这样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获得明显提升。而且还设计了3种应急模式,其中极限应急模式,最大功率3750马力,可以持续30秒。这种极限使用用途非常广,比如在高海拔区域爬升,或者躲避时都有很大的富裕度。
现在的米系当家或 VK-2500 寿命提升、油耗降低 所以仍然是绝对主力
不过俄罗斯的VK-2500发动机并不顺利。其实俄罗斯本来想在上个世纪90年底引进加拿大的发动机,而俄罗斯国防部要求必须使用俄罗斯自己国产发动机,结果到了2008年加拿大果然中止了供应发动机,证明了西方再度不靠谱。不过俄罗斯在2006年开始就在当时空军总司令米哈伊洛夫的直接监督下,开始独立生产VK-2500发动机。此时俄罗斯还能够从乌克兰获得TV3-117发动机,不过到了2015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嫌隙最终爆发,俄罗斯也最终无法获得相应的发动机。只能依靠现有的组件开始自行组装,当年一共生产了10台,到了2016年最终能够生产60台,确实已经相当不容易。通过10年的努力,攒出了一条生产线。为什么叫“攒”,预算不足!主要预算都在维护大型战略装备上,也可见俄罗斯人的韧性还是十足,毕竟在2006年VK-2500发动机项目成立后,到了2016年,中间间隔10年还是没有放弃,最终有了年产60台,计划明年100台。
现在俄罗斯这么多机型都等米下锅 更别说保证出口了
可年产量60台,这一关键数据意味着什么?俄罗斯在2016年生产的新型直升机米系直升机,超过30架,如果完全使用新发动机,缺口至少在100台以上,新生产的俄罗斯自己都不够用,所以只能消耗库存。但是如果产量再上不去,新的补不上,老的消耗光,那就是坐吃山空了。而俄罗斯现在还在继续向外交付米-8系列直升机、米-17系列直升机、还有卡系直升机需要交付,总需求量大约是300到350台,这点产能显然是跟不上流。而俄罗斯最后交付该中国的米-171E直升机是在2014年,如果当时中国加大订购量,俄罗斯到了2015年就无力交付新机了。
要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只能靠中国自己!
所以,当时中国没有引进组装线(还不是生产线,发动机、旋翼、传动、减速器等等都得从俄方进口),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考虑。现在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政要跟中国合作生产多款发动机,其中就包括了TV3-117VMA- SBM1V,是乌克兰研制的TV3-117系列最新的型号。作为跟VK-2500同根同源的发动机,可以非常容易的进行替换。完全可以填补中国现有米系直升机的发动机需求。至于没有引进的高海拔地区使用直升机,现在最可靠的型号还是“直-18”和“直-20”,这两款机型的加速服役才是最终解决中国这一急需的关键。
全文结束,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理性点评和互动!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周翼 记者 席秦岭 肖洋12月30日,以“百年红、幸福城”为主题的“2021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发布了“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攀枝花市成为四川省唯一上榜的地级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
今天,让我们走进七大花岗石产区之一:麻城,感受属于它的独特魅力。(麻城地处中国中部)01. 优势明显,备受期待麻城位于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处于京九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开放开发带组成的黄金大"十"字的交汇中心,在武汉、郑州、合肥三大
新华社兰州5月1日电题:男嫁女娶 更名入籍:探访中国西部大山里的神秘婚俗新华社记者任卫东、屠国玺、刘能静“五一”小长假,乡村民俗游成为民众出行度假的新选择。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和武都区的部分地区,一种特别的婚俗吸引着游人前来一探究竟。在陇南市
陕西,虽然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却依然有着自己的综合性优势。2021年,西安举办了一次极为成功的全运会,也向全国展示了陕西的整体发展。西安作为陕西的省会,各方面的实力极为出众,战略意义也是非常明显。根据陕西省统计局数据,2021年,陕西全省
上一篇跟大家聊了聊陕西地区人们的喝酒差异和风情,其中也提到了当地的不少名酒。今天,就把西凤酒单独拿出来说一说。毕竟大家都知道它是四大名酒里唯一没落的牌子,到底是因为什么才造成如此局面?放到现在,西凤酒的金字招牌还能用多久?#白酒研酒社##酒
11月25日午后,建筑材料板块延续此前的强势,截至发稿,四川金顶、青松建化涨停,上峰水泥大涨逾8%,华新水泥、天山股份、四川双马、祁连山等多余纷纷跟涨。消息面上,工信部25日公布前三季度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9月,建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套装门的价格就涨了一百多块钱。”8月25日,准备装修山东枣庄市中区美星花园新房的洪女士倍感头疼,原本计划好的七八万元装修费用如今有些“不够看”了,“各种家装建材的价格发了疯似的地呼呼往上涨。”记者采访了解到,受各类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是中国最大建材企业、全球最大建材制造商和综合服务商、全球领先的材料开发商,连续八年荣登《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榜单。资产总额近6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
每经记者:王帆 每经编辑:张海妮图片来源:白云机场供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迈上了新台阶。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产业,民航业统筹发挥独特优势,通过支撑对外互联互通、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中国经济腾飞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6月,民航局副局长
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智能招聘平台 CodeSubmit 统计分析了 20 多个国家的软件开发者在 2022 年的薪资状况,并列出了排名数据。据统计,2022 年薪资最高的三个国家为:美国、瑞士和以色列。此外,丹麦、加拿大、挪威、